“我们终于圆梦了!”日前,上南七村118号楼加装电梯工程顺利签约,居民们难掩激动之情,而更多周家渡居民的“电梯梦”正在一步步实现。
同步构建新型邻里关系
“能否加装一部电梯,方便我们下楼透透气?”上南四村16号楼的加梯设想,源于一对多年足不出户、蜗居在6楼的老夫妻的心愿。居民区党总支成立了“5人圆梦助力小组”,开展走访、调研,形成初步的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方案。项目推进过程中,每天都有走访,每周都有会议。居民对于加装电梯意见不一,为了消除分歧,圆梦助力小组多次上门,做足思想工作、做实解释工作。费用分摊方案前后修改了四次,楼里居民从不理解到理解,从不赞成到支持。13个月后,老夫妻下楼的心愿终于成真,这也成为周家渡街道首个加梯成功的案例。
“居民之间的问题,由居民自己内部解决最好不过了!”刚签下加梯合同的上南七村,把成功的秘诀总结为两点:“有需要、有热心人”。在118号楼的加梯微信群里,可以分享加梯的政策、流程、费用等事项,也能探讨加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118号楼的居民以责任感和热心肠,将加梯进程中涌现的诸多问题一一化解。
全程跟踪让加梯更放心
加装电梯是大课题,必须念好“精细”经,街道不断更新工作方式。辖区加装电梯工程是非强制性要求的“业主自愿”行为,在党建引领、社区居民自治、组织协同推进的共同作用下,一步步达成现实。
街道开发了加梯小程序,在居民区楼栋、小区门卫等处张贴二维码,居民只需用微信扫一扫,就可以线上表达加梯需求,线下则借助各居民区的355个“家庭小党校”,将加梯意愿征询工作进一步压实。同时,街道房办与第三方公司下沉至各居民区实地排摸,得到居民第一手反馈信息。在此基础上,街道进一步开发了加装电梯全流程态势图。按照“完全具备条件、基本具备条件、条件较差、不具备条件”四色分类形成电子图册。通过“前端微信扫码、中端钉钉感知、后端系统研判”的方式,街道、居民区和居民三方能够实时掌握电梯加装动态。
“以后电梯出故障,找谁来修?”“希望能及时跟进楼栋的加梯进程……”要打消这些顾虑,就要保证每个环节都让居民放心。
为了确保居民利益,街道聘请专业团队先期测算加梯费用、维管费用和房产预增值。如上南四村正在施工的16号楼房价已从原来的均价55000元/平方米上升至65000元/平方米。以16号楼五楼56平方米单位为例,加装电梯投资5万元,原价值308万,加装电梯后价值为364万元,升值56万元,拥有十倍的投资回报率。
电梯属于特种设备,街道对物业和安监都提出了要求:物业于意向征询阶段就介入,安监队不仅要介入整个施工过程,电梯交付后,还需纳入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内。街道还着手梳理电梯后期管理长效机制,引导业主提前和物业协商服务内容,细化维保方案,确定保修期后维保单位,签订电梯后续维护保养和电费等费用分摊合约,落实保养和安全管理责任。
(文章来源:新闻晨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