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网北京1月28日讯(记者胡俊)现实生活中,如果高层居民突发急病,却因电梯不能容纳救护担架,影响病人急救怎么办?安徽省“两会”期间,安徽省人大代表、淮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永刚提出了这样的顾虑。
刘永刚坦言,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改造步伐加快,高楼大厦如林丛生,越来越多的人蜗居在空中楼阁中。城市长高的背后,有一件不容忽视的现实:几乎所有的高层居民楼都没有安装医用电梯。
作为一名医卫工作者,刘永刚经常听到、看到一些只能平卧以及不能颠簸的急救病人被阻于高楼楼梯的情况。许多医院急诊科医生和城市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说,这样的情况经常碰到,一些家属是望楼直叹,只得一步一挪小心把病人从高层往下搬,有的因为耽搁时间,影响了救治效果,人没等送到医院就不行了。
民政部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,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。此外,我国现在心脑血管病人2.9亿多(潜在病人会更多),时间对心梗脑梗的病人而言就是生命。从这两方面情况看,将来需要担架急救的病人无疑会越来越多。
为此,刘永刚建议相关建设部门以立法形式,强制要求高层建筑配置医用电梯,确保急诊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。从技术层面讲,高层建筑配置医疗急救电梯并不难。从造价上考虑,安装一台长度1.85米以上的长方形医用电梯新增的费用很少。现在许多居民也意识到医用电梯的重要性,即使多分摊一点公共面积也是能够接受的。
刘永刚认为,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有关部门需要修改和严格审批标准。一是在建或已建的高层建筑,有条件改造医用电梯的要尽可能改造。二是设立新的规定,要求今后新开发的高层楼盘电梯统一设计成长方形,强制安装医用电梯,否则不予以审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