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掘机发出“隆隆”的轰鸣声。8月24日,在马鞍山市首个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康泰佳苑小区的建设工地,施工人员冒着高温紧张作业,为加装电梯项目打好地基。
康泰佳苑小区是2007年建成的老小区,长期以来,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愿望十分强烈。负责项目实施的马钢康泰康诚建安公司项目经理张蓓介绍,依照马鞍山市有关规定,今年上半年,公司成立了多层住宅增设电梯项目部,委托马鞍山华东电梯工程公司进行施工。目前,先行增设的住宅电梯为马钢康泰佳苑小区20栋(楼高4层)一单元和21栋(楼高6层)一单元,共安装2部电梯,全部采用钢结构框架、外饰全封闭铝塑板材,工期约为2个月,预计10月中旬完工。“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投入使用后,将进一步完善老旧住宅的使用功能,让更多居民享受到‘花园洋房’式电梯所带来的生活便捷,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”张蓓说。
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,我省老旧小区中老年人占比较高,他们渴求改善居住环境,提高居住质量。其中,老旧小区增设电梯的呼声十分强烈,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。根据省政协今年7月份开展的月度专题协商调研显示,超过75%的受访对象认为“无电梯,老人出行不便”,是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最希望解决的难点。
“老旧小区内加装电梯,让行动不便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电梯出行的便利。”在合肥市高新区两淮海棠小区,不少居民难掩内心的喜悦。
两淮海棠小区位于高新区海棠路与科学大道交口东南角,为原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宿舍区。小区建成于2005年前后,建成时未配建电梯,随着经济发展、小区内人群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,业主出行成为新的问题。
年初,两淮海棠小区业主在区建发局和属地社区指导下,借鉴了前期成功案例经验,迅速完成了小区业主意见征询、资金筹集、安全鉴定、方案确定等前期工作。5月27日,高新区建发局组织财政、城管、供水、供电等12家单位召开了高新区两淮海棠小区2#1单元、3#1单元的加装电梯联合审查会,同意支持小区业主加装电梯,并要求业主方及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安全评估、施工安全质量管控和后期特种设备维护等工作。从业主提交申请到联合审查结束,历时不足一周,赢得居民一致好评。
顺利推进需迈三道坎
“我们这一单元的业主都比较好沟通,也比较有大局意识。我们考虑到一楼的采光,在选择电梯的时候挑了井道全玻璃的。加装电梯事关楼道所有人的切身利益,还是需要每个人互相体谅。”在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荷夏园社区12幢4单元的施工现场,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的目光,时不时有居民来打听加装电梯的事情。
实施项目过程中,荷夏园社区把辖区党员组织起来,以加装电梯为切入点,牵头做好协调群众矛盾、处理邻里关系、办理报装电梯手续等大量工作,项目得以顺利推进。但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,老旧小区内加装电梯,仍然面临着不少难点堵点。
首先是业主协调难。老旧小区住户对增设电梯的意见大体上是高层住户愿望迫切,中层住户需求不强,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,而低层住户因顾虑噪音、采光、日照、通风等影响,基本持否定态度。本单元只要有一户阻挠,增设电梯往往就会搁置。据六安市住建局对2个老旧小区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,分别有33.6%和25.9%的受访业主明确表示对增设电梯“不太需要”或“完全不需要”,反对的主要原因为费用和安全问题。
资金筹措也是困扰社区和居民的难点之一。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涉及房屋结构质量安全鉴定、勘察设计、报建审批、施工增设、验收交付及后期运维等环节。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,增设一台电梯费用约40万到50万元。北京、天津、杭州等地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制定了奖补标准,而我省《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》对此并未明确,加之我省多数地区为三四线城市,老旧小区升值空间有限,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难度大,而完全依靠业主自筹又负担过重。
“加装电梯当然是好事,但是作为长期运行的设备,不是建好就能完事了,后期运维管理也要跟上,安全也要保证好。”合肥市一位社区负责人坦言。据有关部门估算,每台电梯每年维保、检测费用5000元左右。而老旧小区多为房改房、回迁房,专项维修基金数额不高难以保障。此外,多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,甚至无物业管理,这些都给老旧小区住宅增设电梯后期维护带来难度。
各方共赢寻找公约数
“今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4层以上(含4层)的市区(含高新区、经开区)无电梯住宅增设电梯,符合条件的可享受财政补助。”近日,淮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、市城乡建设局、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了《淮南市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实施意见(试行)》。
该实施意见明确,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遵循“业主自愿、充分协商,加强引导、协调服务,落实责任、确保安全,试点先行、统筹推进”的原则。申请人为增设电梯的建设单位(人)即实施主体,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,可以以住宅小区、幢或单元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。以小区为单位申请的,申请人为该小区业主委员会,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,可为社区居委会;以幢或单元为单位申请的,申请人为该幢或单元业主。同时,该实施意见还对资金支出、施工设计、安全监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。
“有了依据,相关工作的推进就更加便利了。”淮南市田家庵区民生小区业主代表吴大爷高兴地说。
“加装电梯直接关系着各楼层住户的利益,制定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案,明确各楼层住户的出资比例,是加装电梯项目得以推进的关键所在。”记者了解到,目前住户一般是自行协商出资比例,有时候心理预期差异大,总有业主存在“吃亏心理”,因而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。对此,业内人士建议,可以一方面制定统一、兼顾各方利益的费用分摊方案,同时也允许住户经协商适当微调出资比例,尤其是对加装电梯过程中的权益受损方的底层住户,必须进行合理经济补偿或其他补偿,以调动其积极性,避免“不谈钱但也不同意”现象的发生。
“建立政府引导、业主自愿和统筹推进机制,因地制宜探索推行‘代建租用’模式。”省政协委员梁修存认为,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,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,一方面尽快制定出台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技术规范,成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平台,解决关于政策及技术方面的问题。另一方面,研究出台省市县(市、区)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政奖补办法,明确资金分摊比例,并按照不低于增设电梯造价50%的标准予以一次性事后补贴。根据楼层高度、房屋升值率和电梯使用频率等因素,科学测算资金分摊比例。对住户自筹部分,可通过物业维修资金、住房公积金等途径予以解决。同时,探索将增设电梯与街区、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盈利项目捆绑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